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文化 > 财政文化

生活在高处

发布日期:2022-11-14 11:22 [ ] 浏览次数:

打开陈人杰的诗集《山海间》,如同打开一卷广阔的高原诗卷:草原、藏女、唐卡、牦牛……这些干净而遥远的事物,带着高处的清凉,一下子逼退了江南八月的喧嚣与炎热。

《山海间》无疑是一个诗人的精神档案。线性的时间向前或向后,地理海拔的向上或向下,无限的维度和空间的推进,都说明诗人对天空、高原、生命等的思考,存在一种向上的精神探寻。这种探寻带有生命的温度和哲理的光芒,从而使得这本诗集有了高原诗卷般的气魄。

一个诗人的精神气象,包括诗性的精神趣味和诗意的生存方式。陈人杰在拉萨住的藏式小楼,孤独地矗立在中国地理的高处。在处于低海拔的诗人看来,高原诗歌是一种需要抬头仰望的艺术,高原诗歌承载着宗教救赎的神圣使命,是彼岸的“天堂”。

人最初的、本真的生存方式,就是天地人神的统一。

在高原,诗、艺术、宗教,本来就是日常生活的审美,是生活本身的品味提升,是一种命运和责任。高原的地貌是裸露而广阔的,高原的诗歌也注定拥有这样的气质,坦荡荡直抵灵魂,没有遮掩,没有含蓄和拐弯抹角。

高原既是陈人杰现实中的居住地,也是他精神的栖息地,更是他心灵的归处。高原的地理因素给予了他诗歌的内容,雪山、峡谷、牦牛、云朵,在字里行间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气息。

在长诗《硕督镇》中,陈人杰使用了素描的手法,真诚、简单的句子,像一些线条细密地构建出画面,继而实现思想的升华。“不让原野空洞、忧伤,雄性的秩序建造着雪域温柔的神殿。”诗人看见的,自然不会是空洞、忧伤,而是雄性的秩序、温柔的神殿。硕督,藏语意为“险岔口”,是见证汉藏通婚、团结和睦共处的地方。

这首长诗的结尾写道:“你早已复活,驾一匹青铜宝马,跨过雪山的温柔深渊,从晚清到民国,从飞天隆达到丝路千帆,直至将二十一世纪穿透……”陈人杰从时间入手,通过浩瀚的时空,显示出个体的渺小和史诗的壮丽,带来一种阔大的诗歌气象。在那里,时空纵横,急流沉静。显然,这首长诗对陈人杰而言,具有标志性意义。

如果说《山海间》是陈人杰承担的重负,那么《硕督镇》是他返观自照的生活哲学的呈现。这首长诗完美地体现了兼容外延与内涵的诗学张力,体现了陈人杰的诗学意识。另外,一个诗人的自省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这是文化自觉能力的强化。在这首长诗中,陈人杰将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对生活的观察、感悟结合起来,其思想及哲学理念无不在诗行中闪现。刹那与永恒相通,产生出奇异的诗学力量。

高原是别处,也是高处。陈人杰生活在这样一个别处和高处,写出了属于别处和高处的诗歌,他是令人羡慕的,也值得敬佩。

在《山海间》的第一首序诗《故乡之上还有故乡》中,陈人杰写道:“你是我脐带带出的名字,籍贯上,沉淀的月光,但只有西藏被唤作故乡,故乡之上还有故乡。”陈人杰已经把高原当成了故乡,精神之上的故乡。他对高原的热爱与付出,不仅局限于文字和口头,而是付诸实践。陈人杰每天在高原奔忙,下乡、检查工作、关注高原养路人、体察藏民生活,都没什么时间顾及妻儿。

有一次,我给陈人杰发信息,半天不见回音。后来,收到他的回复,说他正去往一个荒僻的地方,因为雨季,道路塌方,车辆被阻在途中,手机信号时有时无。随后发来几张图片,有一张,上面是滚落的巨石阻断了道路,旁边是翻滚的江水,就算隔着手机屏幕,似乎也能听见轰轰隆隆的滔天水声。另一张,在被阻隔的白色越野车旁边,不远的山脚下,停着一朵同样颜色的云。

云那么低,那么白,那么静。

杨方/文

来源:市财政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