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文化 > 财政文化

影响世界的珠子
——写在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周年之际

发布日期:2023-09-18 15:31 [ ] 浏览次数:

中国珠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文化认同的符号。从已发现的历史文物和古籍中,可以看出珠算产生和发展的大体轮廓,即源于商周,始于秦汉,臻于唐宋,盛于元明。且最晚从宋朝开始,就逐步替代了其他的计算技术、方式和计算工具,至明代独领风骚,一直发展到今天。珠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称。

200867日,经国务院批准,珠算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该遗产的保护单位,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以下简称中珠协)一直致力于珠算的传承保护工作。遍布全国的珠算实践者珍爱这一传统文化形式,并达成将中国珠算申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申遗)的共同意愿。基于此,中珠协成立了申遗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织实施具体的申报工作。

在准备申报材料的过程中,学习、了解、撰写《中国珠算》申报文本,是摆在工作小组面前的第一项重要任务,以下四个问题都要完善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定义珠算?第二个问题:是叙述历史,还是讲述现在?第三个问题:是侧重实物及运用,还是挖掘其文化内涵?第四个问题:珠算是濒危的,还是活态的?经过工作小组及中珠协秘书处多次讨论并请教相关专家,反复学习,多次磋商,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理论体系,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珠进行数学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的知识和实践。珠算自发明之日起,历经千百年的演变与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中华文明和文化创作的诸多领域,如民俗、语言、文学、雕刻、建筑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珠算在中国是一种大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认知度,是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珠算虽然在计算领域的实用功能退居次要地位,但它的教育与启智功能则更加突显出来。

根据要求,申遗还需要制作一个两小时以上的资料片和一个10分钟的宣传片,以利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理解申报文件。2008年,工作小组与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历时2个半月到北京、上海、黑龙江、山西、陕西、广东、江苏等9省市现场拍摄博物馆、珠算珠心算比赛现场、珠算课堂教学等,积累了大量素材,所到之处,得到当地财政部门、珠算协会、博物馆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小组同时采访了数名相关的珠算界、数学界资深专家,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工作小组和央视摄制组的精心努力下,10分钟的《中国珠算》宣传片在文本尚不成熟时,即已得到业内外专家的交口称赞,与后来制作的两小时资料片,一同为中国珠算申遗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3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期间,中国作为本届会议的主席团成员,派出了由原文化部外联局、非遗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中国珠算项目申报与保护主管机构中珠协等单位人员组成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这次会议。1241723分,中国珠算申遗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审议通过,成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的里程碑,中国珠算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引发新的关注。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在决议中指出:珠算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象征,也是一种实用工具。这种计算技术经世代传承,融入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具有多重社会文化功能,向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将中国珠算列入代表作名录,有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促进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尤其是提供了一个适应当代需求的范例。这份决议高度肯定了珠算文化的价值和历史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同时指出弘扬发展珠算文化的前景,即由传承珠算文化,发展到推广珠心算教育的阶段。

珠心算,是指通过将手拨算珠这一实体过程迁移内化到大脑的虚拟场景之中,俗称在脑子里打算盘。熟练掌握珠心算的人,其计算速度和计算效率惊人。现有研究成果表明,中长期珠心算训练能够显著提升儿童数学能力及执行能力、注意力等认知能力,揭示了珠心算训练引起迁移效应的神经机制,构建了珠心算促进脑加工的初步理论框架;珠算训练相对于数学建模、认知游戏和英语学习在提升非符号数感、计算和数字记忆方面具有近迁移作用,受过珠算训练的学生比未受过珠算训练的学生具有更高的毅力、自控力、数学自我效能和成就动机;珠心算开发培养的清晰表象与表象操作能力,还可以向多学科及多种兴趣特长领域迁移运用,真正实现一科学习,多科受益

从申遗成功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在中国珠算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座谈会上,中珠协名誉会长顾秀莲曾嘱托大家:珠算申遗成功不是终点,传承与保护任重而道远。十年来,中珠协始终坚持以传承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构筑起了珠算非遗保护传承的四梁八柱,成为现代珠算事业发展的坚强推动者。一是建立中国珠算非遗保护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增强中国珠算非遗的活力和生命力;二是深化珠算珠心算科学理论研究,对珠心算教育的认识由感性认识跃升为理性认识;三是大力培养珠心算培训师暨珠算传承人队伍,为传承珠算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教育和人才保障;四是深化珠算珠心算鉴定改革,同时用珠算珠心算比赛带动非遗文化交流普及;五是加强国际(地区)间交流,助推珠算珠心算的国际传播,极大提升了中国珠算的世界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纪念中国珠算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我深信,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也一定会认真落实对珠算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兑现各项保护与传承承诺。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作为传承与发展珠算文化的社团组织,对保护与传承珠算文化责无旁贷,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规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中国珠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作者为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原会长)

(作者:丁先觉)


来源:市财政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