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为抓手,引领财政资金和政策提质增效,为重大决策部署提供坚强保障。
一、工作举措
(一)协同局内工作
天津市财政局债务管理事务中心(PPP中心)于2019年挂牌成立。在局党组领导下,各处室及中心明确责任分工,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同时中心以“基础性、技术性、服务性”为出发点,在与债务处工作同频共振基础上,通过发送函件、反馈意见等方式,不断为市局各处的工作提供支持,其中包括明确财政部门两评工作职能、建议更新我市PPP专家库等,充分发挥技术作用为市局工作决策提供参考。
(二)加强业务宣传
组织编制《2020年度天津PPP发展报告》,全面总结了我市2020年PPP行业发展情况及取得成效;我局全年共在内网发布PPP业务信息23篇,其中4篇获得财政部PPP中心转发,2篇在中国财经报公众号转发。
(三)创新工作举措
一是优化评审指标,我局PPP中心组织专家结合PPP实际,优化完善入库评审指标,通过对项目评审指标进行量化,结合评审专家的专业性,有效提高项目评审质量,达到高质量投资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二是编制项目概况表,在评审前提取PPP项目重要指标数据和关键信息,有力促进了项目评审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效率的提升;三是引入自查机制,由我局PPP中心联合顾问机构对PPP工作开展情况及项目档案进行自查,及时修正存在的问题,实现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
(四)发力项目管理
面对我市PPP项目大量进入执行阶段的实际情况,印发《关于加强PPP项目政府支出责任管理的通知》(津财债务〔2021〕53号),旨在通过硬化预算约束、实行项目“有进有退”、严控新增项目等手段,严格项目管理、严禁新增项目支出。特别是文件中规定“落地项目需在项目收益实现的情况下相应落实政府补助责任”,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激励项目公司充分发掘使用者付费,降低政府支出压力。
(五)注重经验交流
积极邀请专家先后组织4 次专家论坛,通过对重点案例进行分析与对于外省PPP先进管理经验进行交流研讨,有效加深各处室对于PPP模式的理解,提升相关业务和理论水平,为PPP业务高质量发展开拓视野、提供思路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六)规范区级项目
一是充分发挥财政部门业务指导作用,由我局PPP中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面向我市各区多次开展了重心下移、手臂外伸式的现场指导,提升各区对于PPP的理解和认识,打好规范使用PPP的基础;二是规范评审程序。我局拟出台天津市区级PPP项目入库流程,规范各区PPP项目入库程序,并对评审要件、评审时间等因素进行明确,使各区开展PPP工作,有迹可循、有法可依;三是对拟入库项目开展评审前论证,聘请专家为各区有关部门提供面对面辅导,进一步了解项目存在不足并进行完善,为区级项目规范实施铺平道路。
(七)积极开展调研
按照“一区一主题、一项目一重点”的调研原则,深入各区开展调研,了解各区困难,解决各区问题;积极探索利用PPP模式实现乡村振兴、交通强国的途径;PPP中心、债务处共同开展完善在库项目信息有关情况工作,收集71个已入库项目进展情况及有关数据,重点关注项目执行阶段问题,为后续针对PPP项目防风险、堵漏洞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调研宣传推广PPP模式,持续挖掘、推介优质项目,调动各方参与PPP的积极性,为将我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加快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八)强化专家管理
一是强化专家选聘工作。确立以财政部在库专家与我市在库专家相结合模式选聘专家组,充分发挥财政部专家专业性权威性优势,确保项目评审质量;二是随着未来PPP项目评审的精细化、课题研究的深入化以及宣传活动的立体化,于2021年再次面向全社会征集一批高水平PPP领域专家,进一步加强我市PPP专家库广度和深度。我局也将积极借助库内专家的经验和专业,保证我市PPP相关项目评审、课题研究、督导调研等活动的公平、公正、科学开展。
二、成效亮点
(一)拉动基建投资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我市新建PPP项目56个,总投资2256亿元,特别是在交通、市政公用等传统领域大量基础设施项目通过PPP模式建设实施,极大拉动了我市固投总额,带动经济增长。相较传统投融资体制,PPP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为原则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幅提升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成为政府方、社会资本、人民群众共赢的典范,未来随着PPP进入规范有序、理性发展的新阶段,必将在拉动基础设施投资上大有可为,也定会走向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共建共享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二)明确绩效导向
联合市住建委、市发改委等部门,针对我市地铁PPP项目现状,结合财政部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以核心突出、标准明确、依据充分的原则,开展我市地铁项目建设期首次绩效评价工作。完成评价后,我局联合实施机构将评价结果第一时间上报市政府,并要求各项目公司根据本次绩效评价汇总发现的问题,统筹开展整改纠偏,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整体服务水平。本次绩效评价,在全国地铁行业内,属于领先案例,具有借鉴参考作用,同时也为我市其他PPP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提供示范引领及参考作用。
(三)提高运营水平
21年底,天津地铁4号线南段与6号线二期同日开通,两条线路在智慧轨道的基础上,通过PPP模式引入央企参与运营,借助其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产业性、消费性、技术性、民生性的特点,因地制宜引入智能站点设备,使得信息显示人性化、车站照明智能化、进出闸机便捷化,提升乘客乘坐舒适感。通过PPP模式运营上述两线,充分凸显我市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保障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优质服务的决心。
(四)紧抓项目质量
立足全生命周期管理,紧抓项目质量,以项目入库为抓手,使各区政府、实施机构、区财政局认识到严格评审项目、规范推进实施的重要意义,及时纠正PPP泛化滥用现象,着力推动PPP回归公共服务创新供给机制的本源,统筹财力和资源通盘考虑,来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建立以绩效管理为导向,完善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机制,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刚性约束,探索建立完全与项目产出绩效相挂钩的付费机制,促进实现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目标,进一步紧抓项目质量,夯实PPP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五)推动协同发展
津石高速作为交通部第一批PPP试点工程,使雄安新区“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有了第二“横”,也打通天津港与雄安新区的高速通道。该项目通车,推动区域交通互联互通迈入新台阶,对于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形成良好态势,对于促进雄安新区与我市合理分工、协同发展,对于激发沿线经济发展活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加快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六)落实信息公开
积极组织各实施机构、各区财政局及有关单位,于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内,以实际进度更新在库项目相关信息,充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要求。通过各有关单位填报,达到PPP信息更加公开、有效、便民的效果,使得信息公开来源更加全面、立体,更便于相关信息交叉比对,更多维度反映项目客观情况,可以促进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等各信息方对称,增强市场透明度,提振资本市场对于天津的信心,从而进一步优化与提升天津市营商环境。
下一步,天津市财政局将牢固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理念,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
来源:财政部PPP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