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财政要闻

经济复苏尚处初期 成果仍需政策呵护

发布日期:2023-05-19 17:43 [ ] 浏览次数:

511日,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发布4月份物价数据和金融数据。业内专家表示,相关数据表明中国正处经济复苏初期,复苏动能仍待加强,后续稳经济、扩内需政策应接续发力。

CPIPPI同比增速双双回落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涨幅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处于1.0%以下的低通胀状态。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4CPI同比涨幅低位下行,主要受三重因素影响:一是伴随气温回升,4月蔬菜大量上市,月内菜价环比下行,再加上去年同期菜价基数较高,当月蔬菜价格同比大幅下降。二是在国际原油价格走低背景下,4月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均下降,而去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国内成品油高基数效应明显,共同导致今年4月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两位数。三是汽车价格战仍在持续,4月交通工具价格环比下降0.9%,同比降幅则较上月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4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6%,降幅比前月扩大1.1个百分点,为连续第四个月扩大。王青告诉记者,4PPI降幅扩大,一方面,源于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前景下,原油、铜等国际定价大宗商品价格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下滑态势。另一方面,伴随国内钢铁、煤炭产能持续释放,这些国内主导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在边际走弱,同比降幅扩大。

信贷节奏重归平稳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元 ,环比出现显著的季节性回落,少增3.17万亿元。在去年同期疫情冲击造成基数明显偏低的情况下,仅同比多增649亿元。

受访专家表示,在一季度信贷集中靠前发力,其中3月更是存在一定透支效应后,4月信贷数据出现回落,属于信贷节奏正常调整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4月信贷需求企业强,居民弱的现象仍在持续。分部门看,4月居民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8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6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28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34亿元。

居民贷款的再次下降,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专家表示,4月居民贷款再度转为负增长,除受季节性因素和信贷节奏调整影响外,也反映出当前消费修复力度依然偏缓。>>>下转3

尤其是居民中长期贷款负增长,则直接体现了当月楼市的再度转冷。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居民贷款再次下降,反映当前民众消费信心和置业意愿仍需进一步提升。

数据还显示,受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表外票据融资和政府债券融资三项拖累,4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22万亿,环比大幅少增4.16万亿。狭义货币(M1)增速继续低位徘徊,主要受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拖累。

展望下一阶段,王青表示,去年5月和6月是我国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发力期,信贷投放基数明显偏高,因此今年5月和6月新增贷款可能出现同比少增,但考虑到前期信贷高增影响,各项贷款余额增速还会保持较快水平。

我国尚无通缩之虑

今年以来,我国CPIPPI水平持续低于市场预期,4月二者同比增速又再次回落,引发市场对中国经济需求不足甚至进入通缩的担忧。多位专家表示,现在判定我国有通缩风险言之过早,如果未来GDP数据保持一定增速,市场投资消费进一步回暖,届时CPI就会走高。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虽然我国4CPI仍处于下行轨道,但通缩仍然是个伪命题。现阶段,CPI结构分化明显,与线下消费相关的服务业涨价依旧。物价作为经济表现的滞后指标,在经济复苏早期表现相对低迷实属常态。赵伟说。

王青认为,当前CPI陷入通缩的风险不大。一般来说,CPI持续处于通缩状态,往往源于宏观经济遭遇重大冲击,居民消费信心严重下滑,且存在货币紧缩效应发酵等情况。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已经转入回升过程,而且以信贷、社融为代表的金融数据显示,宽信用过程正在加速推进,货币供应量增速处于近7年以来最高水平。这些因素预示,下半年CPI同比中枢有抬高趋势,预计全年CPI累计同比涨幅有望达到1.8%左右。

在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看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反弹,以及消费者信心的修复,与经济重启有关的消费活动价格或将攀升,而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和房价的回升,也可能带动房租的上扬,预计下半年CPI同比增速或逐渐回升至2.5%以上,全年平均涨幅预计2%

尽管如此,受访专家也表示,我国经济尚处温和复苏阶段,复苏成果仍需政策持续呵护。

当前实际消费强度还是偏弱,突出表现在扣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4月更能反映当前整体物价水平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处于0.7%的偏低水平。这意味着下一阶段政策面在促消费方面的空间较大,迫切性也较强。王青表示,二季度经济仍需宏观政策发力恢复和扩大需求,货币政策应更加倚重结构性政策工具发力,针对小微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以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集中发力。

温彬表示,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已近终点,货币政策受到的外部掣肘减弱,可择机降准甚至降息,以推动内需回稳。财政支出则需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推动巩固经济复苏势头。


来源:市财政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