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资讯 > 财政要闻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央行有关负责人回应金融热点问题

发布日期:2024-01-31 15:57 [ ] 浏览次数:

我国货币政策有何调整?哪些新举措将陆续出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在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详细解析今年重点工作,并回应了热点问题。

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空间充足

“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好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要求,继续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发布会上重申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

过去一年,中国人民银行适时强化逆周期调节,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保持了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过去几年,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大放大收相比,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比较稳健,货币政策调控和传导机制也在不断丰富完善,为可持续支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要坚守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市场普遍预测美联储货币政策会在2024年产生转向,这将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什么影响?

“中国的货币政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同时兼顾内外均衡。”潘功胜给出了解答:2024年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将朝着压力减小的方向发展,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差处于收敛,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拓展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

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自125日起分别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有足够的空间,我们将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潘功胜说。

加大力度做好五篇大文章

做好五篇大文章,要注重处理好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成为发布会上被频繁提及的内容,也是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的重点工作。

在货币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5%,“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分别是18.6%21.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到34%。这些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贷款增速都显著高于10.6%的全部贷款增速。

“我们在做好五篇大文章中更要注重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表示,在抓好政策激励传导、服务能力建设的同时,要抓好多元化的资金供给,一方面通过传统信贷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债券等直接融资市场支持。

2023年末,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1.2万亿元,全年同比多增9500亿元;202311月新发放的私人控股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4%,较上年同期下降23个基点。

关于2024年信贷形势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介绍,考虑到银行谋求“开门红”,加之去年下半年各项政策持续显效,预计今年一季度仍然会保持较快的信贷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节奏,稳固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预计全年信贷投放节奏将会更加均衡。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强工具创新,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国人民银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

有序化解风险守牢底线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潘功胜介绍,去年以来,各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化解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着力支持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头部房企的融资渠道稳定。

潘功胜透露,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完善经营性物业贷款的有关政策,支持优质房企盘活存量资产,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改善流动性状况。

在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方面,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开放,增强汇率弹性,健全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企业外汇套保比例在25%左右,企业汇率避险意识显著提升;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收付中的占比在25%左右,降低了币种错配风险。

朱鹤新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一方面,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响应机制,加强市场沟通和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另一方面,强化外汇领域监管全覆盖,加强跨境人民币监管,及时发现处置异常的情况,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

 

收入规模全国第二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从财政“账本”看江苏高质量发展成色

 

省财政厅近日公布《关于江苏省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从财政收支“账本”可以看到,我省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有着“澎湃动力”。

2023年,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30亿元,增长7.3%,税收占比80.3%,收入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税收占比远高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243亿元,增长2.3%,有力保障民生、科技、产业、农业、生态等重点领域,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展望2024年,财政运行“紧平衡”、政府过“紧日子”将成为常态。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2023年,“稳预期、促增长”成为关键词,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财政均衡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提高,财政运行稳中向好——

高效落实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助力制造企业、中小微企业“减压快跑”。过去一年,省财政部门坚决执行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42条”和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8条”,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顶格执行省级减免权限,提请省政府延长“房土两税”优惠政策期限,积极争取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落地,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000亿元,约占全国十分之一。

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增后劲,力促经济稳定增长。过去一年,我省发行新增债券2037亿元,支持社会事业、交通运输、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1500多个公益性项目建设,带动社会有效投资超1.2万亿元。

财政政策和金融工具协同创新,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一投再投”实体经济。2023年,省财政安排2亿元贴息资金,支持设立发放200亿元专项优惠贷款,惠及企业5561家。优化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产品,新增设立“人才贷”“苏知贷”“苏质贷”,引导撬动合作银行投放优惠贷款1693亿元,惠及全省4.14万家经营主体。支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分险,我省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新增合作业务规模1618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透过“力度”见“温度”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恢复进程中的矛盾问题依然存在,承压之下,江苏财政坚决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增长2.3%”。从科技、产业等支出“力度”中,能看到财政的“精准施策”,发力点更加鲜明;从“三保”、生态等支出“细账”中,能感受到账本的“民生温度”,着力点更加聚焦。

保重点、锻长板,结合我省实际,聚焦高质量发展,财政重点加大科技、产业等领域支出,力求把钱花出更大的成效,更好发挥财政政策效能——

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财政投入只增不减。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761亿元,同比增长12.1%。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1.4亿元,重点投向基础研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等领域,推动全省高企突破5.1万家。全力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支持省产研院创新发展。南京市建立财政科技多元投入保障机制,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支持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1.2亿元。重点支持重点产业创新、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推动制造强省建设。创新开展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试点示范,我省采用竞争性立项方式,示范期内安排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盐城等试点地区各3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此外,安排省以上资金32亿元支持服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支持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城乡消费。徐州、南通等地着力优化涉企服务,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省完善工作机制,让真金白银沉得下、用得好,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坚持财力向民生、向基层倾斜,加强重大民生政策统筹协调,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9%。”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我省不断完善“三保”预算审核、风险监测、库款调度等工作机制,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全年省对市县累计转移支付超3700亿元。进一步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08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98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670元。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47.9亿元,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此外,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省级基础标准。下达专项资金36.7亿元,支持江苏高校提升内涵、突出特色。研究制定高水平医院建设、“一对一”对口支援省内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财政支持政策,20232025年省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48.5亿元。

支持美丽江苏建设,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不断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我省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政策创新,研究制定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等生态环保财政政策。实施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财政奖补机制,助力高质量实现“两保两提”目标。持续创新生态环境领域投融资模式,我省不断优化“环保贷”“环保担”政策组合。此外,支持开展“生态岛”建设、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直面挑战提质增效,以“当家”思维做好“管家”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较多等困难和挑战。“2024年,江苏财政系统要进一步充实政策工具箱,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适时出台或调整政策。”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扛起责任、勇挑重担,以更大决心完成好省委、省政府对今年经济财政工作的预期目标。

确保“开门稳”,各地财政部门正积极抓好收入组织工作,密切跟踪收入组织情况,深化财政数据和经济数据的逻辑性分析,按照本地区明确的收入预期目标,加强与税务、人行等单位的协同配合,合理组织收入调度。

为更好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提供有力支持,今年,省财政厅将积极构建财政行政决策系统、业务生产系统和财政大数据系统高效闭环,充分整合和挖掘财政数据资源,实现各级财政系统信息贯通、部门间预算信息互联共享。还将打造融合贯通的省级财政大数据中心,强化大数据应用支撑。

做好资产管理文章,加大资产盘活力度,省财政厅资产管理处负责人表示,2024年将优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结构,支持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在重要产业链中的龙头中枢作用。指导推进监管企业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支持省属金融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出台高校所属企业纳入省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工作方案,推动集中监管全覆盖。

省财政厅主要负责人表示,2024年,全省财政系统要主动将财政工作放到江苏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树牢“大财政”理念,以“当家”思维做好“管家”工作,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我省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

(摘自:江苏经济报)

 

财政部:2023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4%

 

中国网财经129日讯 据财政部官网129日消息,2023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出炉。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主要效益指标继续稳步增长,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一、营业总收入。1-12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857306.1亿元,同比增长3.6%

二、利润总额。1-12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6332.8亿元,同比增长7.4%

三、应交税费。1-12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58745.8亿元,同比下降0.5%

四、资产负债率。12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6%,上升0.3个百分点。

(摘自:中国财经)


来源:市财政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