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祎璠
即将下雨的午后,一身蓝色西装的杨旭匆匆跑来接记者走进石家庄电视台的大楼。晚上6点20分,是他直播节目开播的时间,采访从化妆结束一直持续到他进场准备上播,期间时不时还有同事递来的配音任务需要完成。对时间的极致利用和对琐碎工作的有条不紊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年仅26岁的年轻主持人。而这个谦逊又随和的大男孩刚刚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中一举夺冠。
有备而来的人从不是黑马
网络上对这个总冠军的描述大多有一句:“民办院校杀出的一匹黑马。”而当人们重新审视主持人大赛从初赛到决赛的半年时间里杨旭的表现,就会发现每一场除了热度最高的选手之外,这个男孩的发挥都是极其稳定且亮眼的。每一场,都是他走向冠军迈出的稳健步伐。从儿时家里春节的家庭聚会到上学时每一次登台主持,从张家口到石家庄,其实每一步,都算数。大家好奇杨旭的成长经历,因为在他身上,平凡的年轻人似是看到了普通孩子成功的可复制性。
对于播音专业的坚定选择起源于一次偶然的比赛。杨旭高中就读于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实验中学,高一时代表河北省前往厦门参加全国的朗诵比赛拿到了二等奖,于是转入播音班开始进行专业学习。2015年高考,杨旭对自己的成绩不甚自信,报考了几所艺术类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播音专业。
民办院校在许多人的固有认知中似乎是站在成功成才对立面的四个字,在当时刚成年的杨旭眼里也有这样的偏见:“说实话最后录取到了河北传媒学院我还沮丧过,不知道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
但他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事实证明在这所学校里,他认识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老师和朋友,也获得了更多的参赛机会。2015年12月,河北传媒学院第四届传媒艺术节前夕,新闻传播学院准备的朗诵节目恰巧缺了一个人,负责的老师找到杨旭,让他去试一试。排练进行到三审时,杨旭才加入,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他最终获得了登台表演的机会。那一年他大一。自此,在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和老师不断地指导与鼓励下,杨旭开始参加大大小小的各种比赛并屡次获奖,自信和能力都在河传这片不大的土壤上茁壮成长。
毕业后,杨旭的职业首站是河北经视《今日资讯》栏目,作为出镜记者,他走遍了河北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深入了解了这片土地上的风土民情。2020年,杨旭看到石家庄广播电视台举办“全能新主播”主持人大赛的消息,他再次选择了挑战,最终,他从比赛中脱颖而出,坐上了名牌栏目《民生关注》的主播台。在这里,杨旭迎来了更多的挑战。“我在石家庄电视台除了做主持人之外还自己策划一些节目,2023年初我们做了一个系列报道叫《走进石家庄农特优品》,展现的是石家庄各个地方能给当地带来增收致富的农特好物。”他讲起自己策划节目的经历,“前期要想选题,构思怎么去拍,然后跟采访对象去沟通交流,跟摄像一块去拍……镜头选取、后期剪辑到最后成片都要全程盯下来,这比只是去完成一个出镜要困难得多,但收获也更多。”
可能不会有人记得,2019年的夏天一个叫杨旭的21岁年轻人参加过当时的央视主持人大赛,因为上一次他连第一轮面试都没通过。杨旭分享起那次失败的经历:“当时刚毕业,北京赛区当时第一轮就被刷掉了。那时候可能确实没有什么经验也紧张,也心有不甘,觉得如果下一次再办,一定要参加。但真正到2023年看到大赛启动反而打起了退堂鼓,觉得自己都已经工作稳定了,再被刷下来了,会不会抹不开面子。后来我刷到撒贝宁老师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你参加比赛不会失去任何东西,但是你不参加比赛,你将会错过很多东西’就下决心报了名。这一次,我对自己的要求就特别低了,只要我比四年前多进一轮都是胜利,心态放松了很多。经过四年在基层的摸爬滚打,真的在台上面对一个即兴题目的时候,就不至于再手忙脚乱了。”
赛场也是另一个新闻现场
在杨旭的个人社交平台上,有粉丝幽默地留言:“质朴哥,你好。”这个称呼源自大赛中主持人康辉对他的评价:有一种质朴的气质,能很自然地流露。我们再回头去看杨旭在大赛中选取的表达素材,就不难理解康辉的话了。
第一赛段,杨旭把原村土布非遗工坊的手绢带到舞台,讲述了织娘传承非遗技艺的故事,从“手艺”到“守艺”,织娘如是,主持人也如是。即兴考核,他用倒数3个数的方式带观众“穿越”到盛唐的正定古城,然后巧妙地用一道谜语成功破题,就连观赛的台湾选手张柏谦都忍不住为他拍手叫好。
第二赛段,杨旭以《“冀”艺生辉》为题,在“走出去”环节带领观众走进“中国宫灯第一村”,从石家庄到张家口,从白师傅父女的坚守到史老师的创新,宫灯和剪纸两种技艺得以融合。在他的讲述下,这抹亮丽的中国红照亮了中国人的重要时刻,也在央视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而在万众瞩目的总决赛上,第一轮90秒即兴考核,杨旭第一位出场,他给“带上XX出发吧!”的空格里填上了“乡愁”二字,从家里饭桌上的一道菜入题,最后落脚到人间至味是家常。
“我现在虽然坐在主播台上,但是一直也走在基层自己去做节目,老乡们身上那种‘泥土’的气息,让我在比赛的舞台上能够发挥得更接地气,我讲的也都是他们的故事。这种感觉不是立一个人设就可以的,这些年我真的跟他们在交流接触,离他们更近。我在即兴发挥的时候也可以选一个更加切题的例子来讲,但如果不是自己熟悉的,一旦忘词了、讲偏了,就不好驾驭了。”杨旭分享起自己比赛中选取故事的心得,“比赛中每次上台表述的逻辑和呈现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但我觉得信念感更重要,有自己之前做直播记者的经历,有做策划的经历,所以比赛的时候我其实是把自己放在现场了。”
当一个主持人站在舞台上,字句之间饱含着身为记者的使命与责任,他一定会被老百姓认可的。对杨旭而言,央视的舞台并非仅仅是个人的秀场,更是一个让全国观众能够听到家乡故事、领略河北文化底蕴的大平台。如他所愿,许多人第一次了解到河北不只有赵州桥、草原天路,还有技艺精湛的宫灯、剪纸……
今年1月,石家庄文旅局为杨旭颁发了石家庄旅游形象大使的聘书。接过聘书的杨旭激动而又诚恳地说:“十年前因为艺考,我第一次来到这里,这些年工作生活在这里,石家庄已经成为我的半个故乡。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石家庄、愿意来到石家庄。”
拼和躺之间的45度人生
采访当天,距离龙年春节只有不到半月。是否接到了央视春晚担任主持人的邀请?听到这个问题的杨旭腼腆地笑笑连忙摆手说:“虽然我上午刚从北京参加节目回来,但是真没去彩排,这可不是保密协议,是真的没有担任主持人。”本以为他的语气里会有些遗憾和失望,毕竟“期待今年春晚就能看到杨旭”的呼声,在他夺冠后就一直很高。
杨旭抬头认真地看着记者袒露自己的心声:“其实我挺怕如果真的一下子接这么大的任务所带来的热度,主持这件事本身的压力很大,我很怕自己配不上这个舞台,可能更愿意在现阶段做一个默默努力的小透明,大家认识我、喜欢我,我很开心,但并不希望一夜之间爆红,我希望看到的报道不是因为大赛夺冠上春晚,而是通过我的努力、我的专业和我做的节目被更多观众接纳认可后,真正配得上春晚这个舞台。”
这个大男孩所言并非谦虚的空话,点开他的社交平台可以看到简介只有一句“普普通通的一枚电视民工”,与主持人大赛有关的内容也仅剩决赛那一篇分享帖,比赛一结束,他从没主动提及过那些已经过去的辉煌,取而代之的是为家乡河北拍摄的正定古城文旅宣传片。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站在属于他的“风口”,这个26岁的年轻人甚至连自己的热度都懒得去蹭,你能在舞台上看到他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也能坐在他身边感受到松弛的“佛系心态”。
他所谓的小透明,是否是“躺平”青年?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大赛夺冠后,杨旭应邀回到母校河北传媒学院向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在分享中他将自己定义为“45度青年”。所谓45度,正是杨旭一贯以来自己的生活信条。
“其实我像很多年轻人一样也有拖延症,有时候白天会效率很低,然后晚上当夜猫子熬夜写策划、准备节目。”杨旭坦言自己有大家都会有的惰性,“但我总觉得没有必要一定逼着自己变成打了鸡血一样的自律状态,早睡早起、事事按照计划完成,这样当然很好,但做不到的时候我会允许自己放松、休息。但不是完全躺平,什么都不做,而是45度倚着休息,当需要打起精神拼一把或者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还得随时能进入状态,一旦投入其中当然要尽自己所能。”
杨旭笑称自己是个“I人”(MBTI测试中内向型人格),甚至是这次比赛前,他对自己的定位都是新闻节目主持人。浑厚扎实的嗓音、国泰民安的外形……所有的个人条件似乎也都指向了正统的新闻类节目——他目前的本职工作。这次比赛于杨旭而言,与其说是表达自我,不如说是认识自我:“我一直做的是民生新闻,但这届大赛它更偏向的是文艺类。除了策划特别节目之外,我其实比较少涉猎这个领域,比赛的每一场都给我开启了不一样的门。所以接下来我觉得既然自己在这个赛道里还能往前走,大家也买账,那我愿意去试一试。”
2024年,杨旭相继主持了央视《新春非遗之夜》《2024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春晚等着你》等节目,那个45度青年正起身迈着大步与迎面而来的机会自信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