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文化 > 财政文化

从财政部部史部风 看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

发布日期:2024-08-09 17:25 [ ] 浏览次数:

刘佳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财政部党组深刻认识到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迅速作出全面部署。在财政部大兴调查研究的当下,让我们再次翻阅财政部历史,仿佛听到了更多历史的回音。

尊重实践 实事求是

邓小平同志曾任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任财政部部长,虽然在财政部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他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却影响了一代代财政人。每次听汇报,他总是要求反映情况真实、确切,数字明白、清楚,反对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他提倡财政干部要多下基层了解情况,多做调查研究,以利于把问题分析得深刻全面,防止与克服单纯财政观点,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财政政策。

第五任财政部部长吴波清正廉洁的品质众所周知,他求真务实的作风也同样值得称道。吴波同志在财政部工作期间不但自己经常深入基层,而且要求同志们经常到基层去,听取工农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多做调查研究,多为群众办实事。他认为财政工作要实事求是,要如实反映情况,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不能弄虚作假,以免影响中央决策。此外,财政工作关系全局,要敢于暴露矛盾,目的是解决问题、做好工作。有一次在中央召开的会议上,吴波同志直接客观地指出近两年财政还有赤字,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不能忽视。一时使得会议气氛很紧张。一些同志后来将这个情况反映给陈云同志,他看了吴波同志的发言稿后,说吴波同志讲得对嘛,这才解了围。

第七任财政部部长刘仲黎在回忆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那段历史时说,他在财税体制改革实施前后都非常注意深入基层和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由于当时他还兼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可以说是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很多改革的具体事务需要及时研究处理,因此很难抽身远行调研。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采取了“短、平、快”的调研方式,经常带两三名同志,利用周末进行调研。往往是早上不到七点就出去,很晚才回来。在调研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解决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问题。最后的事实证明,也正是通过调查研究确定的调配资金的比例是有效而切合实际的,确保了分税制体制的顺利运行。

问题导向 破题开局

世纪之交的农村税费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具体改革任务的执行者和亲历者,第十二任财政部部长肖捷曾回忆:农村税费改革情况十分复杂,涉及“三农”问题的诸多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地从根本上解决所有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三农”问题和改革形势,第一步先要理出若干重点问题,集中力量进行调研并提出思路性意见。“尽管当时办公室专职人员很少,但大家都将调研工作当作一件大事,任务分配下来后,不管是哪个部门的同志,领了任务就走,都非常珍惜能够亲身参与这项改革的历史机遇。”调研工作首先从饱受诟病的农村“三乱”问题入手。经过明察暗访和座谈交流,大家对此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共同的结论是,农民负担重,根子在“三乱”,不采取有效措施清除,减轻农民负担就是一句空话。正是在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农村税费改革任务终于破了题。

薪火相传 开拓创新

鼓励引导青年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一直是财政部青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18年,财政部建立了“财青8+”调研机制,即鼓励青年干部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节假日、返乡探亲等多种时机开展调研,形成调研的全覆盖,要求青年干部扑下身子接地气,深入基层一线和群众中,不断增强在实践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促进重大决策部署落地、完善财政政策提供一手资料和思考建议。

2022年4月,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在“学查改”专项工作中,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民生问题,从党中央关注和群众关切的“关键小事”入手,组织各部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调研攻关活动。财政部获奖调研报告总数及各等次分别获奖数量均在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名列前茅。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经济规律办事,是财政工作的性质和职能决定的。财政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坚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获取新的规律性认识。要传承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财政优良作风,用好调查研究这件传家宝,练好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财政工作的实际成效,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交出一份满意的财政答卷,用铿锵有力的财政声音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作者单位:中国财税博物馆)


来源:市财政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