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4%,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受访专家表示,5月份PMI出现回升,表明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综合成效已开始显现。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新订单指数均出现回升,表明在多项政策综合效应下,企业预期改善,生产经营活动回暖。
制造业PMI回升
“5月份,制造业PMI为49.5%,景气水平比上月改善。”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
数据显示,五大分项指数四升一降。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均较上月回升,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5月份制造业动能指标(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回升1.4个百分点至3.3%,显示制造业动能有所恢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5月份制造业运行表现出需求有所改善、生产明显加快、企业有库存回补迹象、重点行业PMI分化以及企业景气度分化五方面特征。
数据显示,5月份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至49.8%,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2.8个百分点至47.5%,在手订单指数回升1.6个百分点至44.8%,生产指数回升0.9个百分点至50.7%,采购量指数回升1.3个百分点至47.6%,均有超季节性表现。
从PMI变动构成来看,5月份新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改善是PMI上升的主要动力。
“在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后,双边关税大幅下调,调查中部分涉美企业反映外贸订单加速重启,美东和美西航线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周环比显著上涨。”温彬分析。
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也认为,5月份制造业PMI上行主要源于供需两端同步改善,生产回暖是其回升的最大动力。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带动外需回暖,新出口订单低位反弹,“抢出口”同步带动生产改善。
“需要特别关注三点。”陈兴强调,一是从行业来看,新动能市场需求增长较为突出。
经济产出扩张态势显现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均在52%以上;消费品制造业需求也稳定上升,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超6个百分点至扩张区间。二是价格指数降幅显著收窄。原材料价格和产成品价格仅较上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环比降幅均较上月明显收窄。三是供大于求局面仍然存在,新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差距有所扩大,后续仍待稳增长政策加码提振内需。
价格指数环比下降
5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6.9%和44.7%,均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陈兴认为,5月份价格指数较上月下降主要是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和一系列工业生产原材料下降等因素影响。
从国际看,5月中旬中美谈判利好推动风险偏好上涨,除黄金外大宗商品价格小幅回升,但随后由于关税威胁再起,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落。5月份CRB指数(美国商品调查局依据世界市场上多种基本经济敏感商品价格编制的一种期货价格指数)月度均值较上月环比上涨0.1%,金属价格均值环比下降1.6%,工业原料价格均值环比上涨0.1%,布伦特原油价格均值环比下降3.7%。
从国内看,5月份南华工业品指数月度均值环比下降2.1%,连续第3个月走低。其中,国内定价的钢材价格下跌,拖累金属指数环比下降0.4%,石油、煤炭价格下降带动能化指数环比下降3.3%。
“基于PMI指标和高频数据判断,预计5月份PPI环比降幅继续扩大,同比降幅扩大至-3.3%左右。”温彬预测。
非制造业延续扩张态势
“5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总体延续扩张态势。”赵庆河表示。
一方面,服务业景气度略有回升。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在“五一”节日效应带动下,居民旅游出行、餐饮消费等较为活跃,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明显回升,均位于扩张区间;同时,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位于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保持较好增长态势。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5%,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始终位于56.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多数服务业企业对市场发展持续乐观。
另一方面,建筑业继续保持扩张。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0%,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扩张有所放缓。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2.3%,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表明各地工程项目施工继续加快。沥青装置开工率进入5月份后先升后降,优于去年同期水平。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2.4%,表明建筑业企业对市场发展预期较为乐观。
另据企业预警通数据,5月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为7794亿元,较上月回升。随着今年化债额度基本使用完毕,新增债券特别是专项债券发行开始提速,在地方债中的占比明显提升。5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4432亿元,占比高达56.9%。
从高频数据来看,5月份30个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回升,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关税暂缓有望明显减轻二季度经济压力,但对全年出口和经济的拖累仍大,政策仍需加紧发力。短期内需紧盯两点,即美国和中欧的关税谈判,以及我国出口、房地产的实际走势。
“在中美关税战暂时平息之后,二季度出口将继续保持韧性,GDP增速仍能维持5%左右。但后续谈判仍存不确定性,如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下半年仍需择机推出增量政策。”温彬表示。
申万宏源研报分析认为,目前外部不确定性仍较大,后续应重点关注增量政策“续力”的可能,财政政策对内需的支撑作用有望进一步增强。
(摘自:中国财经报)